为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特区——卓越学院,该学院作为虚实结合、流动开放的全校卓越育人平台,以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以“聚焦、交叉、颠覆、进步”为策略,探索以卓越学术融合卓越育人的有效路径,以“最大的原则性 + 最大的灵活性”,培养“未来领军型的卓越英才”。
一、卓越学院架构
学院覆盖 10 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含 5 个强基计划)、3 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9 个文理科国家级科研基地,若干个校级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以顶级学术研究资源融入拔尖学生培养,实现卓越学术与卓越育人互促互进、共融共赢。
二、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强基计划
我校共有 10 个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5 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
10 个拔尖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
5 个强基计划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哲学、汉语言文学 ( 古文字学 )。
入选拔尖计划 2.0、强基计划之后,同学们将自动入选卓越学院,并获得以下学习机会:
1. 大师引领
学校致力于以大师培养未来的大师,将邀请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杰青、优青等人才计划获得者担任导师或任课教师,让同学们感受到名师的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允许拔尖学生跨学科选择导师或申请双导师,以项目制开展培养活动。
2. 个性化培养
学校为拔尖学生设置更具挑战性的培养方案,推行小班化教学、过程性评价、全英文教学、项目式学习,强调思维和能力的双重训练。培养方案充分留白,学校提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以及修读研究生课程和荣誉课程的机会,个性化选课学分一般不低于 24学分。鼓励“一生一案”,同学们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申请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院系审核和学校备案后予以实施。
3. 进阶式学术训练
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科研机构,Intel 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华为等头部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拔尖学生开放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设置大一到大四的进阶式学术训练计划,推动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组,保障 100% 体验完整科研训练的机会。打造“未来领军英才卓越学术计划项目”,不限制立项时间,随时支持有奇思妙想的同学开展研究。常态化开展卓越讲坛,聚焦学科前沿交叉领域,举办名师讲座、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拓展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4. 高质量国际交流
学校、院系将充分利用已有的交流渠道,邀请海内外名师来校开设讲座和主讲高水平课程,支持拔尖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项目或者科研实习。学校面向卓越学院学生打造了“科研素养提升”“全球人文社科菁英”“全球科技菁英”等多个特色访学研修项目,院系层面也在持续拓展定制化交流项目,使优秀本科生有更多机会参与高层次境内外交流学习,体验高质量跨文化的学术科研训练。每年暑期,拔尖学生还可报名参加我校及全国其他拔尖计划 2.0 基地举办的基础学科“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学子一起开展交流研讨。
5. 本研贯通培养
学校支持拔尖学生继续深造,给予拔尖计划学生更高推免比例,在第 3-4 学年,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研究生阶段课程,提早选定研究方向和联络导师。强基计划学生完成规定的本科阶段有关课程,达到转段要求后,可申请直接转段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
三、校级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
卓越学院鼓励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纳入 5个校级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入选实验班的学生可享受卓越学院提供的学术资源、科研平台及国际交流机会等。
实验班名称 | 管理单位 |
孟宪承班 | 孟宪承书院 |
拔尖外语人才“双语双科”实验班 | 外语学院 |
陈彪如班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博望班 |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
体育与健康卓越人才实验班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四、如何加入卓越学院
卓越学院实施动态进出机制:
拔尖计划 2.0、校级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采取校内二次选拔的方式招生,依据各学科特点实行滚动选拔、动态进出,由院系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选拔、考核标准和程序,并予以公开。曾完成中学生英才计划各项学习任务并获得结业证书的学生可优先进入拔尖计划 2.0。
强基计划:通过高考招生,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未通过考核的学生退出,空出名额由综合素质优秀、认同强基计划培养理念的学生补入。阶段性考核和进出办法由强基计划所在专业制定,报本科生院备案后实施。
同学们,如果你敢于挑战自己,有志于攀登学术高峰,探索认知的边界,欢迎你加入卓越学院,挖掘自己的学术潜力,在学校为你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下,追逐自己的学术理想!
更多信息请见卓越学院网站:https://zyxy.ecnu.edu.cn/main.htm。